“师傅,这里有一处钢筋没有绑扎好,麻烦您补一下。”邹彬俯下身子,仔细检查着一排排网格状的钢筋。
“就几个小地方,没关系吧?”看到邹彬满脸严肃的表情,师傅们不再怠慢,赶紧整改到位。
2023年,这样的场景发生过无数次。其中有记录的质量团队检查和验收检验就有378批次。为了确保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交通强国建设工程、湖南省“一号工程”——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T3航站楼项目高质量建设,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建筑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邹彬唱起了“黑脸”。
“在这里,每一件质量小事都是关乎上天的大事,一定要精益求精、做到极致!”T3航站楼项目是一个立体的综合交通枢纽,有地下和地上多重空间结构,对施工质量的精细程度要求极高,一个结构转换承台就达到几百立方米,常规的施工工艺根本无法完成如此大体量的结构施工。为了攻克技术难关,邹彬把自己的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搬到了项目工地。
今年2月6日,项目迎来重大进展,候机大厅北区主体结构正式封顶。从远处眺望,候机大厅和指廊组成的五指廊向心造型已经显现。《超厚超深转换结构施工质量创新》项目成果也一举摘下湖南省质量创新大赛一等奖桂冠。
去年全国两会期间,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,时刻激励着邹彬——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始终坚持质量第一、效益优先,大力增强质量意识,视质量为生命,以高质量为追求。
“总书记谈‘质量’,谈到了我的心坎里。”邹彬说,作为一名项目质量管理人员,深刻感受到质量就是项目的“生命线”,发挥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石作用。
“以前只需要管好自己砌的那面墙就行了,现在要把关整栋楼,把关整个项目工程的砌筑质量。”从搬砖小工到质量总监,从家乡小山村到人民大会堂……邹彬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质量的追求。
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期间,邹彬经常通过讲述自身成长经历和对工匠精神的认识,激励更多农民工走技能成才之路。今年全国两会,他又带来了一份《进一步推动“农民工”向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转型相关举措的建议》。
“建筑工人的‘老龄化’远比社会老龄化更加严重,高素质建筑工人依旧短缺,95后及00后更愿意从事新兴的快递、外卖、代驾等行业。”邹彬说,工匠是质量强国建设的基础,要进一步营造关心关注工匠人才、注重质量品牌的社会氛围,着力提升工匠人才的社会地位。
平时工作中,邹彬经常扎进施工现场,跟工友们打成一片。有一次,他听到钢筋班组的王银说,自己虽然没坐过飞机,却参与了机场建设,比坐飞机还要自豪,所以工作更认真、更努力。在这些工友身上,邹彬看到了曾经的自己,也体悟到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感和自豪感。
2020年,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强调,从一点一滴做起,把小事当大事干,踏踏实实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,靠勤劳双手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。邹彬说,这也是自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。心心在一艺,其艺必工;心心在一职,其职必举。希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成长为建筑工匠,为质量强国建设“添砖加瓦”。
上一篇:广东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执法行动